日本国内最大的半导体企业东京电子,其薄膜沉积和清洗等多道工序的制造设备被指将成为管控对象。该公司表示,“作为一个企业,对于地政学意义上的事态和管控无法置评,将在确认政府发布的内容后采取适当措施”。从事清洗设备生产的网屏公司广宣负责人表示:“将对发布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并接受经济产业省的指导。”
生产尖端产品用曝光设备的尼康公司表示:“正在仔细研究随后的影响,会按照已确定的规则进行交易。据悉,该公司的“ArF浸入式光刻机”被认为将成管控对象,在2022年度共销售5台,其中至少有1台是面向中国销售的。与极紫外光刻机技术相对应的检查设备也将成为出口管理的对象。相关公司表示,政府的规定会如何实施也还有不透明的部分,将从相关部门和业界团体收集信息后采取应对。
此前美中两强的矛盾主要局限在两国之间。美国在特朗普前政府时期,对中国在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表现出强烈警惕感,在高速移动通信5G等高科技领域推进与中国的脱钩。
2018年,美国对半导体存储器DRAM制造企业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实施了事实上的禁运措施,把其列入出口管控“实体清单”。2019年和2020年,美国分别把华为技术公司和半导体代工生产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都加入“实体清单”。
2022年10月,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口用于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尖端半导体制造所需设备和技术。不仅如此,美国还要求在半导体制造设备方面具有优势的日本和荷兰也保持同步。
此次日本宣布加强尖端产品相关23种设备的出口管控是与美国保持一致步调的举措。荷兰也表示将增加管控设备的种类,打算在夏季之前采取相关措施。
在经历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之后,现在的美国提出了重新构建供应链的“友岸外包”(Friend Shoring)”,急于构建由盟国和友邦参与的架构。如果这种趋势加快,对企业活动的影响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加大。
美国在2022年10月实施的管控规定已经在目前造成影响。根据各国贸易统计数据2022年第四季度日本对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6%,美国对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出口额减少50%。而从对中国以外国家半导体设备的出口额看,日本增加26%,美国增加了10%,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也有可能对此次日本的出口管控采取反制措施。日本各公司不仅会受到现在新规定的影响,甚至有可能被迫重新调整长期经营战略。随着分裂的加剧,目前围绕尖端产品的脱钩趋势很有可能持续下去。
网站备案编号:京ICP备18034712号-5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公告列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www.zqic.net
Copyright © 卓强IC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客服QQ1: 客服QQ2: 广告服务QQ: